止痛藥是家庭醫藥箱必備的藥
以成人服用1顆乙醯氨酚成分為例而言,約12小時身體就已排除掉約95的藥量,並不會有蓄積的問題,且目前並沒有研究發現止痛藥會有「愈吃、劑量需求愈大」的問題。
止痛藥是家庭醫藥箱必備的藥物,臨床上的使用量也不少,有很多民眾擔心,服用止痛藥不但會傷身,而且藥量還會愈吃愈重,寧可忍受身體上的疼痛而不願服藥。事實上,只要正確服用止痛藥,並不會有傷身之虞,民眾無需忍受疼痛的不適。
根據一項針對用藥迷思的調查顯示,民眾認為吃止痛藥會造成藥量愈吃愈重,且容易上癮,甚至殘留在體內,對身體造成危害。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,面對止痛藥這種常用的藥品,民眾一定要有正確的認知。
雙和醫院藥劑部門急診組長簡修瑜表示,疼痛是很主觀的感受,經量表評估後,可略分為輕度、中度與重度。一般來說,輕度至中度的疼痛,只要使用市面上常用的止痛藥即可獲得緩解。
常見的止痛藥品
常見的止痛藥品有很多,根據不同的作用機轉可簡單分為幾類,有含乙醯氨酚(Acetaminophen)成分、阿斯匹靈(Aspirin)、非類固醇止痛藥(NSAIDs)、鴉片類的止痛藥。
簡修瑜指出,若是一般輕度的疼痛,服用含有乙醯氨酚的普拿疼應該即可獲得緩解,但若是中度疼痛,服用乙醯氨酚的效果可能不佳,得評估是否改用非類固醇止痛藥或其他類藥品。
此外,乙醯氨酚具有止痛、退燒的效果,但非類固醇止痛藥除了止痛、退燒之外,還有消炎的作用,所以若疼痛之外,併有局部紅腫發熱,使用非類固醇止痛藥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。至於重度,甚至有些中度的疼痛則可能得使用到鴉片類的止痛藥。
(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60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