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的人都有頭痛的經驗
大多數的人都有頭痛的經驗,特別是在緊張、壓力大、睡不好之後容易發生。除了吃止痛藥,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頭痛的發生?
不少人都有頭痛的經驗,有些人的頭痛是悶悶的,但有些人則是頭痛欲裂,有些人的頭痛到後來則是變成慢性頭痛,動不動就開始隱隱作痛,十分困擾,所幸大部分的疼痛跟壓力、睡眠、工作及作息不良有關,但仍有少部分的頭痛可能是腦腫瘤或是血管異常的症狀表現,若未及時處理,恐會危及生命,看似同樣的頭痛背後,可能隱藏著不同的問題,不可掉以輕心。
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黃婷毓表示,頭痛是一個症狀,由於大腦沒有疼痛感知神經,對疼痛並沒有直接的感覺,會感覺到頭部疼痛,主要是因為大腦週邊的腦膜、骨膜、腦血管、肌肉及神經受到刺激所引起,而不是由腦組織本身所發出疼痛知覺。
頭痛的真相
頭痛的分類,依國際頭痛協會的分類標準,可以分為找不出原因的「原發性頭痛」及找得出原因的「次發性頭痛」。
◎原發性頭痛
1.緊縮型頭痛:原發性頭痛的發生原因並不是因為大腦結構性問題,一般門診常見多為緊縮型的頭痛,像是肌肉緊張、疲勞、工作壓力大及睡不好等所引起,尤其有些人睡眠不足或是傍晚時因為一天疲勞的累積,頭痛比較會發生,通常睡一覺就可以改善很多,這類緊縮型頭痛大約占了所有頭痛的一半以上。
2.偏頭痛:主要因為腦部血管不正常的收縮與擴張所引起,尤其好發於年輕女性,偏頭痛的疼痛會像是跟著心臟脈搏跳動收縮的痛,同時伴隨著噁心、嘔吐,有的還會畏光、怕吵。
3.叢發性頭痛:好發於年輕男性,為何稱作「叢發性頭痛」?主要是其疼痛的強度及發生頻率,會隨著發作的時間愈來愈強、愈來愈頻繁,也就愈來愈難受。叢發性頭痛多半一痛就很劇烈,且患者同時會有眼睛紅、流眼淚及同一側鼻塞的症狀。
4.三叉神經痛:其在臉部會感到尖銳的痛,很像是被刺了一下,病患在喝冷水、漱口或是咀嚼東西時就會感到疼痛,由於疼痛的部位在臉部,所以會誤以為是牙齒痛,結果看了牙科之後,最後才知道原來是三叉神經痛在作怪。
◎次發性頭痛
多半為腦部異常所引起,也就是事出有因,如果不及時治療及處理,就會有危險,尤其是蜘蛛網膜下出血,其為動脈血管破裂所引起,病患會突然感到頭部很劇痛,像是被雷打到一樣的雷擊性疼痛。
次發性頭痛原因還包括了腦部腫瘤(包括原發性長在腦部或是後來轉移到腦部的腫瘤)及靜脈栓塞等,其腦壓會因而變高造成危險。另外,還有青光眼也會引發次發性頭痛。
(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60期)